插插插免费视频,老头搡老女人毛片视频在线看,午夜乱蜜桃久久久乱,日韩一区免费观看,亚洲日本二区,成人九区,国产精品视频麻豆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頻道>>綜合>>正文
納米“光鑷”可捕獲和操縱噬菌體
2024年02月29日 09時34分   人民網(wǎng)

科技日報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劉霞)瑞士和法國科學家攜手,開發(fā)出一種芯片上的納米“光鑷”,能以最小光功率捕獲、操縱和識別單個噬菌體,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基于噬菌體的療法,治療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相關研究論文發(fā)表于最新一期《Small》雜志。

抗生素耐藥性對人類健康的威脅與日俱增,科學家正在不斷尋找治療耐藥菌感染的新方法,噬菌體成為“救星”之一。噬菌體是一種捕食細菌的病毒。但利用噬菌體對抗細菌感染的相關療法面臨一大挑戰(zhàn),即為特定感染找到合適的噬菌體就像大海撈針。目前的方法不僅涉及繁瑣的培養(yǎng)程序,而且分析也極其耗費時間。

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法國格勒諾布爾核能研究中心和洛桑大學醫(yī)院的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芯片上的納米“光鑷”,其能用最小的光功率捕獲和操縱單個細菌及病毒粒子,并實時獲取被捕獲微生物的信息。

這種納米“光鑷”利用高度聚焦的激光束,捕獲和操縱病毒粒子等微觀物體。光會產(chǎn)生梯度力,將粒子吸引到高強度的焦點,有效地將其固定在適當位置,而無需物理接觸。1986年,物理學家亞瑟·阿什金首次發(fā)明了“光鑷”,并因此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研究團隊指出,最新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納米“光鑷”能讀取每個粒子在光中的獨特變化,以此區(qū)分不同類型的噬菌體,而無需使用任何化學標簽或表面生物受體。這種方法可顯著加快治療性噬菌體的選擇,從而更快實現(xiàn)基于噬菌體的治療。

最新研究還具有超越噬菌體療法的意義。能夠實時操縱和研究單個病毒粒子,為科學家提供了快速測試和實驗的強大工具,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更好地應對細菌感染。

【總編輯圈點】

一束光的力量有多大?光鑷可以給出最佳答案。真正的“強者”不僅僅是力量足,還要夠精準。光鑷顧名思義,是用光抓住和控制物體,它可以非接觸、無損傷地操縱活體物質,并且它產(chǎn)生的特定數(shù)量級的力,更適合于生物細胞、亞細胞以及原子物理的研究。正如本文中團隊利用光鑷對噬菌體的操作,將極大助力未來遺傳調控、復制、轉錄與翻譯等方面的生物學基礎研究和基因工程。

(責任編輯:蔡文斌)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wǎng)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wǎng)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wǎng)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