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默默無聞、排片場次僅有1%,到讓眾多觀眾自發(fā)當“精神股東”,并成為國內(nèi)首部票房破億元的紀錄片,《二十二》在夏末演繹了一段屬于自己的傳奇。
昨天是“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上映第6天,票房順利破億元,主創(chuàng)選擇在這一天舉行感恩答謝會。除了路演歸來的導演郭柯,韓國“慰安婦”題材影片《鬼鄉(xiāng)》導演趙正萊及制片人盧泳完、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蘇智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及影片資助人張歆藝共同出席。
在影片上映前,郭柯曾經(jīng)承諾會把全部收益都捐出?,F(xiàn)場他也重申了這一點,“考驗我的時候才剛剛開始,但再高的票房我也會捐?!彼f,自己原本以為最多只有十幾二十萬元的票房收益,這樣直接轉(zhuǎn)交給老人們就好了?!暗F(xiàn)在這個數(shù)字可能達到七八位數(shù),所以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這件事,會找監(jiān)管,會公開透明地處理這筆錢??梢源_定的是,收益肯定是要回饋到老人身上的?!睂τ谀壳暗某煽儯硎緩臎]想到,也正盡力不讓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對于下一步,他還沒有想過要像趙正萊那樣再拍一部同題材的劇情片,“即使要做,也會花點時間”。
作為幕后資助人,演員張歆藝在影片上映之初給馮小剛導演寫了一封信,讓《二十二》從題材特殊的小眾影片一躍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性電影。張歆藝坦言她當時考慮了5天,想好之后用10分鐘把自己心里的想法,都寫在這封信里。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封信會變成一封公開信。當看到馮小剛導演的微博,她覺得還挺臊得慌。“很多沒有互相關注的明星朋友也在第一時間發(fā)聲支持,這讓我感受到特別強烈的善的力量。每一個看到馮導微博的人,無論業(yè)內(nèi)業(yè)外都在第一時間做出了最正確的反應,這就是人心所向。”當被問及日后有沒有意愿參演《二十二》這樣題材的電影時,張歆藝坦言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自己愿意去嘗試。
《二十二》的逆襲堪稱奇跡,能有今天的成績,固然離不開其題材的特殊性,但它破億的背后,也顯示出國產(chǎn)紀錄片在不斷向主流電影市場靠攏。曾幾何時,紀錄片屬于內(nèi)地電影市場上的“弱勢群體”,票房最高紀錄也不過6500萬元,由去年的自然紀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創(chuàng)造。不過今年以來,國產(chǎn)紀錄片頻露“黑馬”之姿,6月份一部《重返·狼群》拿下3200萬元票房,接著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更是在《變形金剛5》的擠壓下,硬生生取得9972萬元票房。這接二連三的“奇跡”,不僅為《二十二》積累了一定的市場信心,更驗證了觀眾開始習慣接受嚴肅題材影片。(聶寬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