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元定期存款高息不再。在人民幣存款利率紛紛下調的同時,以國有大行為代表的多家商業(yè)銀行開始逐步調降美元存款利率,引發(fā)市場關注。不過,相比之下,當前不少銀行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仍高于人民幣存款利率,這也使得不少投資者猶豫是否將人民幣換成美元臨時“上車”。對此,銀行業(yè)相關人士提醒,“換匯上車”存在風險,投資者還需謹慎。
A 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降至2.8%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fā)現,近期,在人民幣定期存款降息后,多家銀行陸續(xù)下調美元定期存款產品的利率,此前4%以上的美元高利率存款產品,如今已難覓蹤影。部分銀行對美元定期存款的期限和資金量也都作出了限制。
在中國銀行一家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行不接受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5000美元以上的金額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為2.8%。在工商銀行,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美元存款產品“匯鑫存”一年期定期存款也僅有5000美元以上一檔,0.5萬美元(含)以上一年定期利率同樣為2.8%。而此前5萬美元(含)以上一年定期年利率為4.3%的產品已經下架,并且產品都需要到柜臺辦理。另外,部分股份制銀行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也被調降至2.8%。另外,也有部分理財經理提醒,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會按日或周進行調整,具體存款利率需以存入當天的實際報價為準。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在美聯儲持續(xù)加息預期有所“降溫”的情況下,主要銀行適當下調境內美元存款利率,有利于維護境內美元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理順境內美元利率定價機制,緩解境內美元存貸款利率“倒掛”等問題。
事實上,自2022年以來,國內美元存款利率一路“狂飆”。盡管當前美元定期存款產品的利率進入下行通道,但受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整體的利率自2022年起有較大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顯示,2023年3月,境內一年期美元大額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67%,同比上升4.15個百分點。同期境內一年期美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34%,同比上升3.74個百分點。境內美元存貸款利率出現了一定程度“倒掛”,銀行降低境內美元存款利率的動力較強。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美元存款利率之所以一路飆升,美聯儲加息是直接原因。近1年來,美聯儲開啟加息模式,3月底,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上調25個基點到4.75%至5%之間,為2007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了解,在利率頂峰時,不少銀行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位于3%至5.3%之間。比如,工商銀行美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根據存款金額不同,為4.8%至5.3%不等;建設銀行一年期美元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達3.4%至5%不等;興業(yè)銀行寰宇金外幣定期產品最高年化利率收益為4.83%。
后續(xù),美元存款利率是否會上升?業(yè)內人士認為,雖然2023年二季度美聯儲預期仍有加息操作,但隨著加息進程接近尾聲,后續(xù)美元存款利率上升空間有限。
B“換匯上車”需考慮匯率波動
對于投資者而言,投資美元存款產品還是一個好選擇嗎?事實上,美元產品的高息背后隱藏著匯率風險。如果在存款到期之前,美元相對于人民幣貶值,則儲戶會有一定匯兌損失,美元存款產品的實際利率將打一定折扣,高利率的收益可能被抹消。
此次調降后,目前境內主要銀行的一年期美元儲蓄存款利率最高不超過2.8%,而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平均利率約為2%,利差在0.8個百分點左右。根據專業(yè)市場機構預期均值,2024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升值至6.8元,較目前水平升值約6.5%。按此預期測算,如果現在換匯購買美元存入銀行,綜合計算一年后的存款收益和匯率升值影響后,實際將損失約5.7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相關分析人士提醒,前期人民幣匯率走弱,的確會影響一些機構的結售匯意愿。同時,部分銀行近期發(fā)行美元類理財產品,從管理費收入和客戶的投資心態(tài)來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元存款的熱度上升。對于手中有多余美元的投資者,并在較長一段時間不用考慮美元流動性問題,可以考慮部分比例配置美元存款;但對于普通投資者,購買美元存款產品需要用人民幣購入美元進行存款,存款到期后再將美元兌換回人民幣。在美元利率維持高位、美元處于升值周期的情景中對普通投資者有利,但美元本身面臨環(huán)境較為復雜,普通投資者購買美元存款不可避免要面對美元匯率波動風險。
另一位國有銀行人士同樣提醒,普通投資者如果手中未持有美元而想購買美元存款產品,只是出于境內存款利率較低的角度,希望通過換匯來獲得美元進行美元存款產品投資的情形,千萬慎之又慎,要高度警惕風險。
換匯存美元背后的風險因素,主要是匯率變化,另外還會涉及到手續(xù)費。相關數據顯示,自2015年中國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率已經接近全球主流發(fā)達貨幣,每年匯率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方差波動區(qū)間約為5%至10%,遠高于1個百分點的利息差值。
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投資者在換匯進行美元存款時,很可能獲得了利差,損失了匯率差。若投資者在換匯的時候正處于美元高位,即使存款利率比較高,一旦美元貶值后還是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比如,現在1美元能夠兌換7.25元,若未來美元貶值,1美元只能兌換6.25元,那么客戶在換匯的時候就會有14%的匯率折損。因此,一定要綜合考慮匯率波動和換匯成本,最終來選擇是否“上車”美元存款,未來如果美元匯率出現回落,則投資者在美元存款上的利息收益可能被匯率損失和換匯手續(xù)費侵蝕。
C人民幣匯率暫時仍承壓
近期,匯市波動頻頻牽動市場。自5月中旬開始,隨著美元指數震蕩走強,同時國內經濟恢復情況不及市場預期,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加大。步入6月,六大行曾統一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同時,人民幣在6月持續(xù)貶值。截至6月末,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均跌破7.25。
在其后的6月28日,央行在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二季度例會上指出,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引導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綜合施策、穩(wěn)定預期,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
7月11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1886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1926元,單日調升40基點。人民幣中間價連續(xù)3個交易日升值,累計升值幅度超過200基點。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此番多家銀行對美元定期存款利率的下調,正是配合央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之舉。
對于美元利率的后期走勢,上述光大銀行人士認為,美元利率與美聯儲政策走向有關。從美國內外環(huán)境看,美聯儲政策首要任務仍是控制通脹,推動利率進入限制性水平;同時,3月以來美國銀行業(yè)危機,信用環(huán)境結構性收縮可能增加經濟衰退風險,美聯儲仍希望經濟實現軟著陸。美聯儲在5月再度加息25個基點,隨后維持5.25%高利率水平至年底,并延續(xù)縮表。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對美元利率上升部分減弱,但由于美聯儲采取“高利率+縮表”方式,美聯儲仍在收水,美元流動性仍可能偏緊,因而存款利率大幅下降可能性偏低。
針對人民幣匯率后續(xù)走勢,多數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盡管目前人民幣匯率仍然承壓,但預期匯率不會失控,央行或將會采取更多的干預措施,例如重啟逆周期因子等。
中信證券相關人士預計,短期人民幣匯率還有貶值壓力,在此背景下,央行可能動用匯率工具箱,預計可能放緩匯率貶值斜率但短期內或難以逆轉趨勢。招商證券宏觀分析人士則判斷,人民幣匯率已經處于貶值尾聲,下半年重回升值通道為大概率。首先,8月中國出口有望再度轉強;其次,美聯儲加息也臨近尾聲、歐央行則勢必繼續(xù)加息,這一反差下美元或將重新加速下行;另外,今年并非避險大年,今年底到明年初之前美元由避險需求帶來的上行動能減弱。
據中金研究預測,7月末,人民幣中間價開始強于預期。這是2023年這輪貶值以來,首次觀測到中間價連續(xù)大幅強于預期的情況。中金公司相關分析人士指出,綜合政策因素以及內外基本面因素的變化,判斷在未來的1至2個月內,人民幣匯率止跌企穩(wěn)的概率較高。
山西晚報記者 張珍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