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歐洲主要國家以及日本股市均有所下跌,其中日經225指數暴跌5.95%。美債收益率一度升破1.5%,美高估值股票明顯承壓,納指單日曾重挫逾2%。進入四季度,疫情演變或會影響經濟復蘇進程,歐美央行貨幣政策面臨調整,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面臨收緊。機構提醒,相關市場波動和金融風險值得關注。
在能源價格上漲推動通脹上行以及美債收益率上升等擔憂下,美股9月表現糟糕:標普500指數結束了連漲7個月的勢頭,當月下跌4.8%。道指和納指分別下跌4.3%和5.3%,均創(chuàng)下今年以來最差單月表現。
美債收益率成為美股未來走勢的重要指引數據。在美聯儲稱最早可能在11月縮債并在明年開始加息后,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xù)徘徊在近3個月高位,10月4日盤中升破1.5%。這些跡象持續(xù)打壓高估值股票,亞馬遜公司股價10月4日創(chuàng)下8月19日來最低,蘋果公司股價也一度失守140美元。
“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是一把雙刃劍。”美資投顧機構EP Wealth Advisors投資組合策略董事總經理亞當·菲利普斯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科技股有力支撐了大盤走勢,但隨著領漲股票行業(yè)的變化,科技股可能會重新拖累市場。
進入10月,美股依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爭執(zhí)不下便是其中之一。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周三提出短期暫停債務上限以避免潛在的債務違約及經濟危機,有效期持續(xù)到12月,直到民主黨人通過一個更永久的解決方案。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10月1日發(fā)布聲明稱,如果美國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或暫停債務上限生效問題僵持不下,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將會承壓。
四季度,疫情演變或會影響經濟復蘇進程,歐美央行貨幣政策面臨調整,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面臨收緊。中國銀行研究院在《2021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中預期,四季度美聯儲將大概率推行縮減QE政策,歐洲央行也可能放緩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步伐,并于12月討論退出PEPP。該機構認為,全球市場流動性收緊將對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產生較大外溢影響,資本外流、貨幣貶值、通脹和債務壓力等問題將制約新興經濟體復蘇。
已經有發(fā)達國家央行開始緊縮行動。10月6日,新西蘭央行將現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5%,符合市場預期。這是新西蘭央行近7年來首次加息。8月,新西蘭央行因新冠疫情而未能加息。有經濟學家預測,新西蘭央行明年將加息至1.5%。
記者 湯翠玲 編輯 林堅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