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辛苦苦工作賺錢
工期結束等待工資
卻因工程層層發(fā)包
“老板們”互相推諉
導致不能及時結算
年終歲尾
當農民工遇上“討薪難”
看忻州兩級法院
如何為農民工討薪“撐腰”

工程完工
2020年9月,山西某公司與孫某敏簽訂勞務協(xié)議,約定將定襄縣某村天然氣安裝工程施工事項發(fā)包給孫某敏。隨后,孫某敏將上述工程發(fā)包給張某鳳。10月,張某鳳又將該工程發(fā)包給閆某良。閆某良雇傭趙某軍等9人進場施工,約定報酬為大工每日300元,小工每日200元。完工后,趙某軍等9人因勞動報酬問題與閆某良發(fā)生爭議,由于閆某良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趙某軍等9人決定提起勞動仲裁。
提起仲裁
2021年,被告趙某軍等人向定襄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定襄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山西某公司支付趙某軍等9人勞動報酬共計61950元,孫某敏、張某鳳對上述勞動報酬承擔連帶責任。仲裁后山西某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其無須支付上述各被告工資。
訴至法院
庭審中,定襄法院依法追加閆某良為案件第三人。閆某良對被告趙某軍等九人提交的工資表予以認可。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應受法律保護,用人單位接受勞動者提供的勞務,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支付勞動報酬,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將工作任務發(fā)包給個人或者不具備合法經(jīng)營資格的單位,導致拖欠所招用農民工工資的,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執(zhí)行,即由發(fā)包的組織與承包經(jīng)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案中,原告山西某公司作為有用工主體資格的企業(yè)法人單位,而閆某良、張某鳳、孫某敏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故由原告依法承擔相應的用工主體責任。依法判決原告山西某公司依法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及時支付被告趙某軍等9人勞動報酬,閆某良、張某鳳、孫某敏依法對上列勞動報酬承擔連帶責任。
二審維持
判后,山西某公司以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應當發(fā)回重審或改判為由向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勞務人員依約提供勞務后享有獲得相應報酬的權利,勞務用工單位未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務人員有權請求用工單位支付報酬。本案中,山西某公司將涉案工程的勞務項目分包給孫某敏,孫某敏又與張某鳳簽訂勞務協(xié)議,張某鳳又轉手承包給了閆某良,張某鳳、閆某良均無勞務項目用工資質,山西某公司應對其允許無資質勞務分包行為負責。況且山西某公司作為接受勞務成果的總承包人,負有監(jiān)督孫某敏支付勞務人員勞動報酬的責任。故其在不能證明其已完全支付勞務人員勞動報酬的情況下,不能免除其支付責任。
在孫某敏與張某鳳、張某鳳與閆某良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后,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孫某敏曾直接給趙某軍以微信支付勞動報酬一萬元,可以認定為山西某公司、孫某敏對勞務協(xié)議的變更和對趙某軍等九人勞動成果的認可。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部分有誤,應予糾正,但裁判結果正確,應予維持。遂依法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由于工程項目承包方式復雜多樣,各種違法發(fā)包、轉包、違法分包、掛靠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導致發(fā)生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情況后,各方主體互相推諉,影響到農民工合法權益。人民法院踐行司法為民理念,在查清事實后,依據(j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認定由發(fā)包的組織與承包經(jīng)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切實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本案的審理,既讓農民工看到人民法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立場和能力水平,同時也是對非法轉包者、妄圖逃避法律義務者的警示和教育。
遇到拖欠工資的情況
應該怎樣維權呢?
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guī)渍芯S權方法!
國家多年來一直強調要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20年國務院發(fā)布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了農民工有按時足額獲得工資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如果遇到用人單位不遵守條例規(guī)定,拖欠勞動者工資時,我們要怎樣維權呢?
一、工資多久不發(fā)算拖欠工資?
工資應當按月發(fā)放,因此當用人單位超過30天還未結算工資的,即為無故拖欠工資。
★法律依據(jù):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的通知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jié)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二、被拖欠工資有幾種解決途徑?
協(xié)商
被拖欠工資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和單位進行協(xié)商解決。
到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舉報
“12333”是全國統(tǒng)一的勞動行政部門咨詢投訴電話,大多數(shù)地區(qū)是24小時人工服務哦。
仲裁
向當?shù)貏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法院
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后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對仲裁結果服從的,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執(zhí)行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三、單位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會面臨什么處罰?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規(guī)定:以轉移財產(chǎn)、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shù)額較大,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最后提醒農民工朋友,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過程中,一定要理性、合法維權,千萬別讓“有理變成沒理”,同時要注意相關證據(jù)的搜集及保存,為日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欠薪問題盡可能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蔡文斌)